2013年6月18日 星期二

阮要來去台北打拼!


阮要來去台北打拼!
-淺談三重工業發展





文/蔡棟雄

 

細數上述台灣工業史的「世界第一」成就,在台灣北部的三重市,這個自光復後開始繁盛的工業城市,每戰必役,功不可沒。「三重工業史」,在「台灣工業史」內佔有舉足輕重的一頁。

 

台灣的樟腦產量早在19世紀曾是世界第一,依據相關資料:19601970年代,台灣的鞋業、雨傘、玩具、成衣都是全世界最大產量輸出地,1980年代台灣產業又以太陽眼鏡、帽子、自行車、網球拍、螺絲帽,聖誕燈外銷稱霸全球;1990年代滑鼠、絲織布、縫紉機、電動小馬達、光碟片、積體電路興起稱王,2000年代筆記型電腦、玻璃纖維、主機板、電動自行車、數據機也為台灣掙得世界第一頭銜。

 

早在日治前,三重埔是很單純的農業生產地,廣植蔬菜,僅有少數的手工業及輕工業,直到日治時期日本總督府為扶植日本企業及供應日本內地需求,才擴大這些工業的規模,但當時在三重的輕工業仍以農產食品加工為主,如大量需求的民生用品製麵條、製冰、製糖果類等傳統社會日常生活食品的簡單加工與製造,工業機能則仍未興起,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三重市的重工業才開始有了發展契機。可是這時,本地以經營重工業的三重民眾均受到日本政府嚴格管控,而所製工業產品也僅是粗製或半製品、及零件製造與機器製造等,直到二次世界大戰,日人為提供日軍南洋所需軍備,開始擴大發展本地之重工業,日軍為防盟軍轟炸首都,將台北市很多重工業集結於三重一地,以就近提供戰時所需。從此,台灣光復後,機械等製造業發展突飛猛進,成為台北市工商發展的最主要腹地。在台北市總督府外圍的三重埔就很自然地成為日本政府工業的搖籃了,三重的機器產品製造工業,很快地脫離過去配合農業需要而生產的副產業,成長甚速。

 

民國36年民營小工廠開始在三重設鎮時興起,到了後來,民國51年三重成為縣轄市後,小工廠數更呈幾何般的增加,主要從事家庭式修護各產業機械設備,藉著南北縱貫公路之便,外地人大量湧入三重居住與就業,很多三重市的黑手來自全省,民國67年中山高速公路全線通車後,交通更為便利,這是三重很快成為台北縣第一工業城市的主因。

 

三重位處通衢、交通便捷、平易的經濟生活,是人口遽增、工業發展迅速之主因。而另一項人口大增,提供工業人力源源不絕的因素是:民國38年國民政府遷台後,為台灣引進約百萬人口,亦帶來充沛的資金及技術人才,彼時三重人口也跟著遽增,且因鄰近台北都會區,受到都會發展的影響極為明顯,復以三重位於西部縱貫公路要衝,鄰近經濟金融中心的北市,籌措資金融通靈活方便,又有龐大勞力市場,電力與地下水源動力供應充足,低廉的土地吸引許多需地面積較大的工廠來此建廠設廠,在得天獨厚條件下,三重市成為了台灣工業的重鎮。然而,漸漸地,三重市都市建設改善、人口密集,一些早期在三重創立的老牌工廠,亦隨著近代都會轉型之際,限制於廠房與廠地發展不足,且現代環保意識抬頭,它們多半已遷移出三重市了。

 

回頭往昔,台北橋頭地區(含重新路一段、三和路一段)、中央南北路一帶,曾是二重埔頂崁工業區尚未興起前,三重地區最熱鬧的工業地區。這一帶工廠的員工成千上萬,這裡有無數的的純樸員工為生活奔波,人群穿流交織,有汗水,亦有快樂,在環保意識尚未抬頭之前,工廠機器聲有時二十四小時隆隆不息,附近商家商機無限,重新路上的大小店面生意滾滾這就是最早期,在日治時期結束後,三重市最熱鬧的工業與商業發展地方的素描。曾經,台北橋頭的重新路一段,開啟了三重工業史的第一頁,重新路一段橋頭銜接台北市,是三重埔最早出現的工廠跡象,台灣光復後橋頭便出現幾間知名工廠,現在仍有後代經營者繼續在原址堅守崗位。

 

日治末期到光復初期,三重市的工業「重鎮」都集中在離台北橋頭很近的中央南、北路上,中央路是早期三重市大工廠本營,工人數量可觀,貨車川流不息;大量的工廠員工造就了無限商機,亦給地方帶來不少的繁榮。早期的三重市,除了台北橋頭邊的福德南路上的「三槍牌」中興紡織廠與國光鐵工廠、重新路上的台灣伸鐵與慶祥棉織廠、永豐化學廠、正義南路底的香水會社、大同南路底的番仔火會社等外,就屬中央南北路上的大工廠集中林立,特別多。中央南北路上的工廠史,可說是頂崁工業區建立之前,較具規模的一部三重埔早期工業史。

 

位於光復路上的二重頂崁工業區,是政府於民國52年編訂的工業區,亦是台北縣第一個開發的工業區。三重頂崁工業區有過一段光輝歲月,開發完成當時,共可容納40家工廠,創造就業機會,奠定三重市工業基礎,知名工廠先後進駐頂崁工業區。民國80年由於經濟的發展及社會的變遷,使得傳統工業亦面臨了轉型及技術提升的問題,部分工廠因而將原來投入之事業結束而將工廠土地出租予其他工廠使用,或將工廠土地與建設公司合作建成廠辦大樓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太平洋電線電纜公司與湯城建設合作。由於工業區的轉型成功,增加了工作機會,帶動了經濟發展,各金融機構紛紛進駐,民國85年以來該地區即成立有人營運之分行或簡易分行七、八家,僅光復路70號至興德路五百公尺半徑內,於民國92年至93年間即增設五間銀行。

 
過去的三重大小工廠林立大街小巷,無數活絡的中小企業與各巷道間零散的家庭式小工廠,彈性又富機動性,密切配合的經營形態,是往日三重市產業的主要特色之一,無論紡織、成衣、塑膠製品、金屬製品、機械設備、電子電器的中下游加工廠,這些中小企業既主動又機動地接洽國內廠商,或透過貿易商出口製品,甚致可直接接洽國外買主,他們組合國內廉價勞工,少部份的機械設備,就以簡單的加工製造輕工業產品滿足了國外買主需求,是台灣賺取外匯的功臣,是真的「台灣的經濟奇蹟」。直至民國80年代產業外移速度加快,游擊戰式的「客廳即工廠」經營型態逐漸淡化,隨著三重城市商業機能加強,原有的一些工廠廠房陸續被拆除重建,只剩下了幾遭遺忘的老舊的頂崁工業區,也在政府主導下成為一更新的工商綜合區、工業廠辦、工業住宅、大型購物中心等的工商業發展象徵,一棟棟地興建起來,三重的工業史正逐漸由老舊的家庭式中小型工廠規格,浴火重生,邁向現代的工商業城市之林,令人耳目一新。三重市的工業正積極地朝向精密工業之途發展,偏重於勞心的商業與服務業興起,三重市內商業店面經營點線面遍佈,本市的社區、商圈不斷形成與增加,這是三重工業史上一個重大轉變。


延伸閱讀:戀戀三重埔系列三:三重工業史